水仙的文化背景

栽培历史
水仙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我国民间的清供佳品,每过新年,人们都喜欢清供水仙,点缀做为年花。因水仙只用清水供养而不需土壤来培植。水仙的根,如银丝,纤尘不染;水仙的叶,碧绿葱翠传神;水仙的花,有如金盏银台,高雅绝俗,婀娜多姿,清秀美丽,洁白可爱,清香馥郁,且花期长。这珍贵的花卉早已走遍大江南北,远度重洋,久负盛名,誉满全球。她带走了我国的春天,我国人民的情谊和美好的心愿,赢得了“天下水仙数漳州”之美称。
中国水仙花属石葱科、水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生得颇象洋葱、大蒜、故六朝时称“雅蒜”、宋代称“天葱”。之后,人们还给她取了不少巧妙、美丽的名字,如金盏、银台、俪兰、雅客、女星等等。这里有着许多关于水仙花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据说,宋代时,有一闽籍的京官告老回乡,当他乘船南返,将要回到家乡漳州时,见河畔长有一种水本植物,并开着芳香的小白花,便叫人采集一些,带回培植。据《蔡坂乡张氏谱记》载;明朝景泰年间,他们的祖宗张光惠在京都做学官,一年冬天请假回乡,船过江西吉水,发现近岸水上,有叶色翠绿、花朵黄白、清香扑鼻的野花,于是拾回蔡板栽培育成新卉传下。
传说崇明水仙来自福建。那是唐代武则天女皇要百花同时开放于她的御花园,天上司花神不敢违旨,福建的水仙花六姐妹当然也不例外,被迫西上长安。小妹妹不愿独为女皇一人开花,只行经长江口,见江心有块净土,就悄悄溜下在崇明岛。所以,福建水仙五朵花一株开,崇明水仙一朵怒放。
水仙花早在宋代就已受人注意和喜爱。
《漳州府志》记载:明初郑和出使南洋时,漳州水仙花已被当作名花而远运外洋了。“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水仙花通常是在精致的浅盆中栽培,然而,它对生活也挺简单朴素,适当的阳光和温度,只凭一勺清水,几粒石子也就能生根发芽。寒冬时节,百花凋零,而水仙花却叶花俱在,胜过松、竹、梅,仪态超俗,故历代无数文人墨客都为水仙花题诗作画,呈献了不少优美的篇章。
水仙花主要有两个品种:一是单瓣,花冠色青白,花萼黄色,中间有金色的冠,形如盏状,花味清香,所以叫“玉台金盏”,花期约半个月;另一种是重瓣,花瓣十余片卷成一簇,花冠下端轻黄而上端淡白,没有明显的付冠,名为“百叶水仙”或称“玉玲珑”,花期约二十天左右。水仙花分布的范围极小,只在漳州八大胜地之一的园山东麓一带,因它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园山挡住了烈日,园山在斜影所及的地方日照较短,为水仙花栽培创造了有利格条件。当地有歌云:“园山十八面,面面出王侯,一面不封侯,出了水仙头。”

传说故事
中国传说
中国传说:传说水仙是尧帝的女儿娥皇、女英的化身。她们二人同嫁给舜,姐姐为后,妹妹为妃,三人感情甚好。舜在南巡驾崩,娥皇与女英双双殉情于湘江。上天怜悯二人的至情至爱,便将二人的魂魄化为江边水仙,她们也成为腊月水仙的花神了。
传说崇明水仙来自福建。那是唐代武则天女皇要百花同时开放于她的御花园,天上司花神不敢违旨,福建的水仙花六姐妹当然也不例外,被迫西上长安。小妹妹不愿独为女皇一人开花,只行经长江口,见江心有块净土,就悄悄溜下在崇明岛。所以,福建水仙五朵花一株开,崇明水仙一朵怒放。

希腊神话
纳西塞斯(Narcissus)是希腊神话里的美少年。他的父亲是河神,母亲是仙女。纳西塞斯出生后,母亲得到神谕:纳西塞斯长大后,会是天下第一美男子;然而,他会因为迷恋自己的容貌,郁郁而终。为了逃避神谕的应验,纳西塞斯的母亲刻意安排儿子在山林间长大,远离溪流、湖泊、大海,为的是让纳西塞斯永远无法看见自己的容貌。纳西塞斯如母亲所愿,在山林间平安长大,而他亦如神谕所料,容貌俊美非凡,成为天下第一美男子 见过他的少女,无不深深地爱上他。然而,纳西塞斯性格高傲,没有一位女子能得到他的爱。他只喜欢整天与友伴在山林间打猎,对于倾情于他的少女不屑一顾。
山林女神厄科(Echo)对纳西塞斯一见钟情,但是苦于不能表达自己的感情,只能简单地重复别人的话音 纳西塞斯对她的痴情不理不睬。纳西塞斯的铁石心肠使她伤透了心。她请求爱情女神阿弗洛狄忒惩罚他,让他承受痛苦的熬煎。忧郁、期盼、一无所获,使她离开了她往昔的伙伴,漫无目的地走进了森林。在这里,她的忧伤有增无减,容颜憔悴,她从山林消失了,但是,她那柔美的声音始终萦绕幽谷而不去。如果你漫步在寂静的山林,她会回应你的声音。这就是山林女神厄科-Echo(回音)。
纳西塞斯的冷面石心,伤透了少女的心,报应女神娜米西斯(Nemesis)看不过眼,决定教训他。但爱神怜惜纳西塞斯,把他化成水仙,盛开在有水的地方,让他永远看着自己的倒影。那丛奇异的小花,清幽脱俗而高傲孤清,甚为美丽。为了纪念纳西塞斯,仙女们就把这种花命名为Narcissus,也就是水仙花了。而这亦是水仙为何总是长在水边的原故。也因为这个故事,人们用Narcissism形容那些异常喜爱自己容貌、有自恋倾向的人。另一版本说,沼泽女仙看上了他,与他交好时,他从沼泽女仙的眼睛里看到他自己的倒影,他想再看,于是,沼泽女仙骗她说那是她的灵魂,将之诱入自己的世界。并把他弄死在沼泽里。还有一说,说纳西塞斯有个双胞胎妹妹,两人感情很好,但他的妹妹很年轻就去世了,纳西塞斯很想念她,一天,他在池塘水里看到自己,以为那是他的妹妹,就呆在那里久久不肯离去以至于最后死在池塘边。

文化象征
水仙原产中国,分布多在东南沿海温暖湿润地区,上海崇明县和福建漳州水仙最为有名。 水仙鳞茎浆汁有毒,含拉可丁,用作外科镇痛剂,鳞茎捣烂可敷治痈肿。花作香泽,涂身理发,去风气,又疗妇人五脏心热。我国栽培水仙花已有千多年历史,可以朔源到一千三百年前,据明代《长物志》记载:“水仙,六朝人呼为雅蒜”。据宋代《南阳诗注》载:“此花外白中黄,茎干虚通如葱,本生武当山谷间,土人谓之天葱”。到了宋化已盛极一时,其时龙溪县(龙海县前身)亦已栽培,且为士人所喜爱。南宋间,任过漳州知州的杨万里、朱熹、刘克庄、赵以夫,龙溪县丞徐玑和邑人陈淳(1159~1223)等均有吟咏水仙花的诗词传世。漳州水仙花产地近千年来,集中在圆山东南麓琵琶坂周边地区——九湖镇的蔡坂、洋坪、新塘、下庵、大、小梅溪、田中央等村,已扩展至本镇其他村和颜厝、榜山、角美、海澄、港尾等乡镇。
《广群芳谱》载:“水仙花江南处处皆有之”。何以数百年来,漳州水仙花能异军突起,独享盛名,而他处却湮没无闻?主要得益于龙海花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花农积累了丰富、独特的栽培经验。水仙花具有秋生长、冬发花,春贮养分,夏季休眠的特性。需要冬季温暖湿润,少霜雪的生长环境。龙海主产地圆山琵琶坂,北有风障,西有疏林,无雪微霜,山泉长流,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虽是冬季,而花田温暖湿润,构成一个得天独厚栽培水仙花的优良环境。更由于龙海花农在世代栽培水仙花过程中,不断积累,研创了“三年复种”和“人工阉割”等独特栽培技术,使花头增大,形态独特。即:用“二年生”鳞茎分蘖的小鳞茎为种子,于每年霜降种下,次年芒种挖起收藏,复种三年,方上市出售;第三年复种前,对经过栽培2年的鳞茎,进行特殊的阉割处理再种下,这种独特栽培方法,打破了植物生长自然规律,培育出的成熟鳞茎(商品球,俗称水仙花头),中间主鳞茎特大,两侧具有一对或二对小鳞茎相连,这种形态在水仙植物中十分罕见,令国内外植物学家和园艺家赞赏称奇。

相关诗句
水仙花
宋·刘克庄
岁华摇落物萧然,一种清风绝可怜。
不俱淤泥侵皓素,全凭风露发幽妍。
骚魂洒落沉湘客,玉色依稀捉月仙。
却笑涪翁太脂粉,误将高雅匹婵娟。

水仙花
宋·刘邦直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
仙风道骨今谁有? 淡扫蛾眉篸一枝。

水仙花
元·杨载
花似金杯荐玉盘,炯然光照一庭寒。
世间复有云梯子,献与嫦娥月里看。

水仙花四绝(其一)
明·杨慎
乘鲤琴高采掇新,蔚蓝天上少红尘。
黄姑渚畔湔裙水,不是人间妒妇津。

水仙花
清·陶孚尹
泮兰沅芷若为邻,淡荡疑生罗袜尘。
昨夜月明川上立,不知解佩赠何人。

水仙花
清·王夫之
乱拥红云可奈何,不知人世有春波。
凡心洗尽留香影,娇小冰肌玉一梭。

广群芳谱
清·刘灏
六出玉盘金屈卮,青瑶丛里出花枝。
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

水仙花
宋·杨万里
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
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
开处谁为伴?萧然不可亲。
雪宫孤弄影,水殿四无人。

水仙花
宋·来氏
瑶池来宴老仙家,醉倒风流萼绿华。
白玉断笄金晕顶,幻成痴绝女儿花。

水仙花
近代·秋瑾
洛浦凌波女,临风倦眼开。
瓣疑是玉盏,根是谪瑶台。
嫩白应欺雪,清香不让梅。
余生有花癖,对此日徘徊。

咏水仙花
现代·琴岫兮
瑶台霜女泛槎来,吹堕啼珠风幕开。
瘦骨未成山外土,但从洛浦雨中栽。
水仙 元· 袁士元 醉拦月落金杯侧,无倦风翻翠袖长. 相对了无尘俗态,麻姑曾约过浔阳。

相关名人
水仙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每逢百花凋零的年尾岁首开花,它那亭亭玉立的秀姿,雪白晶莹的花朵,沁人心脾的芳香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被人们视为辞旧迎新、吉祥如意的象征。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画家与水仙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不少趣闻轶事。
有关水仙花的诗词、歌赋,民谣、神话等很多。但文字记载却迟在唐朝开始。据唐代段成式在成《酉阳杂俎》中说:“襟只出拂林国,根大如鸡卵,叶长三四尺,似蒜,中心抽条,茎端开花六出,红白色,花心黄赤,不结籽,冬生夏死。”所说的襟只,象是水仙。
在《花史》、《学圃杂疏》中说:“玄宗赐虢国夫人红水仙十二盆,盆皆金玉七宝所造”。由盆为金玉七宝所造看,即使在宫廷中,水仙也是极为高贵的稀少宝物。
宋代理学家朱熹任漳州知府时,看到当地盛产水仙花,花农培养出了许多优秀品种,诗兴大发,写道:“隆冬雕百卉,红梅历孤芳;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另一首云:“水中仙子来何处,翠袖黄冠白玉英。”赞美水仙花有红梅一样的高洁品格和亭亭玉立的美丽形态。
明代江南才子徐文长也十分喜爱水仙花,写了不少水仙诗,将其或比作仙姑:“略有风情陈妙常,绝无烟火杜兰香。”或比作嫦娥和龙女:“兔房秋杵药,鲛色夜珠梭。”或比作洛神宓妃和湘夫人:“若非洒竹束湘浦,定是凌波出洛川。”
明代姑苏文人文征明对“怀琬琰以成洁,抱雪霜以为坚”的水仙花也赞叹为“罗带无风翠自流,晓风微嚲玉骚头。九疑不见苍梧远,怜取湘女一片愁”。这雅韵欲流的诗句,足为水仙生色。他在80多岁高龄之际,面对“翠衿缟袂玉聘婷”的水仙,兴奋得“一笑相看老眼明”。
清代著名戏剧理论家李渔,对水仙更是爱之如命。他说花里头有他的四条命,水仙居其一。有一年,他先是为了过年东拆西弄,到水仙花开时已不名一文了。家人说:“今年不买花了吧!”他说:“你们要夺去我一条命吗?宁减一年之寿,不减一年之花。”于是,当了妻子的簪环买水仙。此老爱得发狂,也狂得可爱。
清代扬州名画家汪士慎也酷爱水仙花,他曾在《水仙图》题句:“仙姿疑是洛妃魂,月佩风襟曳浪痕。几度浅描难见取,挥毫应让赵王孙”。近现代美术大家朱宣咸也有不少以水仙为题的中国画作品,如朱宣咸创作的《凌波仙子》,《冰肌玉骨》等作品都是他在这方面的代表,其中从水仙联想到曹植《洛神赋》中洛水的女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轻云蔽月,流风回雪。把水仙的容姿品性与凌波仙子联系起来的想像,极显诗人的敏感与才思。这些都是表现水仙方面的优秀美术作品。
近代革命女侠秋瑾也爱花,她的《水仙花》诗:“洛浦凌波女,临风倦眼开。瓣疑是玉盏,根是谪瑶台。嫩白应欺雪,清香不让梅。余生有花癖,对此日徘徊。”以“临风倦眼”写水仙的清秀俊逸的神态;以雪喻其白,以梅赞其香,高洁、素雅的气质一笔点出,耐人寻味,读后不由得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香。
鲁迅从小喜欢花草,尤爱水仙花的冰肌玉骨。少年时,他常读《花镜》、《广群花谱》等书,还亲栽水仙、月季、杜鹃等花木。迁居北京后,他在院内植下两株丁香,香溢满院,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写成《阿Q正传》。1935年,作家郑振铎从福建带来水仙花,要送给鲁迅。鲁迅兴致勃勃观赏水仙,还向大家谈起水仙之美;不轻易接受他人之礼的鲁迅,欣喜地接受了郑振铎送给他的水仙花。大画家吴昌硕亦爱画水仙,往往以石头相衬,刚柔相济,生机活泼;他又是个诗文高手,配的诗极有内涵:“水仙洁成癖,石头牢不朽。落落岁寒侣,参我即三友。谪仙何耐烦,邀月更携酒。”他是个高旷脱俗的人,将自己与水仙花、石头摆在一起,互为知己!

水仙的花卉百科

水仙介绍 水仙形态特征水仙生态习性水仙栽培技术水仙繁殖方式水仙家庭养护水仙养护技巧水仙病害防治水仙品种分类水仙分布区域水仙食疗或药用价值水仙作用用途水仙文化背景水仙室内风水水仙市场趋势水仙花语

水仙相关花卉的文化背景

蒲公英的文化背景竹子的文化背景藏红花的文化背景当归的文化背景百合的文化背景满天星花的文化背景含羞草的文化背景麦冬的文化背景金钱草的文化背景菊花的文化背景淫羊藿的文化背景红掌的文化背景芦荟的文化背景何首乌的文化背景对兰的文化背景滴水观音的文化背景转运竹的文化背景碰碰香的文化背景薄荷的文化背景雪莲的文化背景
以上是花卉网(护花网www.aihuhua.com)为你提供的有关“水仙文化背景”的花卉数据,你还可以查看花卉网更多有关 水仙 的花卉信息
微信公众号aihuhuacom护花网提供
护花网微信

微信公众号aihuhuacom护花网提供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