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檎

林檎 林檎Malus pumila

分类:木本花卉

别名:林禽、花红、沙果

林檎,亦作“林禽”,植物名。林檎原产热带美洲番荔枝科的水果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17世纪传入中国,现广泛栽植于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因其外形疙疙瘩瘩,极像佛头,故又雅称佛头果、释迦果,林檎在广东省汕头市樟林所产极负盛名。 潮汕名果。又叫番荔枝,原产澳大利亚,属番荔枝科落叶果树,小乔木。高约5米,树冠4米左右。每年4月开始萌发新叶、开花、坐果,9月可陆续采摘。一...

林檎的介绍

林檎,亦作“林禽”,植物名。林檎原产热带美洲番荔枝科的水果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17世纪传入中国,现广泛栽植于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因其外形疙疙瘩瘩,极像佛头,故又雅称佛头果、释迦果,林檎在广东省汕头市樟林所产极负盛名。
潮汕名果。又叫番荔枝,原产澳大利亚,属番荔枝科落叶果树,小乔木。高约5米,树冠4米左右。每年4月开始萌发新叶、开花、坐果,9月可陆续采摘。一般植后24个月即开花结果,产量逐年提高,树龄30年以上。性喜阳光,宜植于松软沙质冲击土。
又名花红、沙果。落叶小乔木,叶卵形或椭圆形,花淡红色。果实卵形或近球形,黄绿色带微红,是常见的水果。也特指此种植物的果实。
林檎一名,另可指两种不同科属的植物。一是北方的蔷薇科苹果属植物苹果;二是南方的番荔枝科番荔枝属植物番荔枝。两种植物的果实都作为水果食用。

林檎的形态特征

林檎为小乔木,高4-6m。小枝粗壮,幼时密生柔毛,老时暗紫褐色,无毛。
叶互生;叶柄长1.5-5cm,有短柔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11cm,宽4-5.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上面有短柔毛,逐渐脱落,下面密被短柔毛。花两性;伞房花序,具花4-7朵,集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1.5-2cm,密被柔毛;花直径3-4cm;萼筒钟状,外面密被柔毛;萼片5,三角披针形,长4-5mm,先端渐尖,全缘,内外两面密被柔毛,萼片比萼筒稍长;花瓣5,倒卵形或长圆倒卵形,长8-13mm,宽4-7mm,基部有短爪,淡粉红色,雄蕊17-20,花丝长短不等,比花瓣短;花柱4(5),基部具长颈毛,比雄蕊稍长。梨果卵形或近球形,直径4-5cm,黄色或红色,宿存萼肥厚隆起。
林檎梨果扁球形,直径2.5-4cm,表面黄色至深红色,有点状黄色皮孔。顶端凹而有竖起的残存萼片,底部深陷。气清香,味微甜、酸。
林檎花期4-5月。果期8-9月。

林檎的生态习性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要求年平均温度在22度以上,不耐寒;适生于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林檎的分布区域

樟林林檎原产澳大利亚。
产安徽、内蒙古、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新疆。适宜生长山坡阳处、平原砂地,海拔50—2800米。

林檎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护花网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
终极护花任务: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对于疾病,不粗心大意、不推延、不放弃希望,勇敢面对,用爱来温暖寂静的世界,用心来呵护内心的花田。
营养价值
果实主供鲜食,也可制成果汁、果露、果酱、果酒、饮料等,其根可作泻药,叶可作伤口消毒。[3] 
果实每100克番荔枝果肉组织营养成分的含量:水分为8.36克,可溶性固形物18.0%~26%,脂肪0.14%~0.3%,矿物质0.6%~0.7%,碳水化合物23.9%,钙0.2%,磷0.04%,铁1.0%,有机酸为0.42%,含总糖15.3%~18.3%,维生素C为0.265克,蛋白质含量为1.55克等含有很多人体所需的物质。[3] 
番荔枝含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降血糖的功效,是最佳的抗氧化水果,能够有效延缓肌肤衰老,美白肌肤;番荔枝纤维含量较高,能有效地促进肠蠕动,排走积存在肠内的宿便。[3] 

食用指南
食用方法:普通人均可食用。番荔枝虽含有各种糖类,但对血糖的影响微乎其微,糖尿病患者无须忌食。

药用价值
番荔枝具有激活脑细胞和降低血糖的功效,在国外常用来治疗脑萎缩和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释迦,对于病症的减轻有明显的辅助食疗作用,此外,释迦纤维含量较高,能有效地促进肠蠕动,排走积存在肠内的宿便,同时,它还是最佳的抗氧化水果,能够有效延缓肌肤衰老,美白肌肤。
从1970年开始,专家们就针对番荔枝进行了20多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番荔枝的萃取物可有效对抗12类癌症的恶性细胞,其中包括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和胰腺癌等。同时,番荔枝还具有抗真菌和抗寄生虫的功效,此外,它还能帮助调节血压,还是一种抗抑郁剂和广谱抗生素。[2] 

归经
①《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功能主治
止渴,化滞,涩精。治消渴,泻痢,遗精。
①《千金·食治》:"止渴。"
②《食疗本草》:"止消渴。""主谷痢,泄精。"
③《本草拾遗》:"主水痢,去烦热。"
④《日华子本草》:"下气,治霍乱肚痛,消痰。"
⑤《滇南本草》:"治一切冷积痞块,中气不足,似疟非疟。化一切风痰气滞。"
⑥《医林纂要》:"止渴,除烦,解暑,去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生食、捣汁。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
①《千金·食治》:"不可多食,令人百脉弱。"
②《开宝本草》:"不可多食,发热涩气,令人好睡,发冷痰,生疮疖,脉闭不行。"
附方
①治水痢:林檎半熟者十枚。以水二开,煎取一升,和林檎空心食。(《食医心镜》)
②治小儿痢:林檎、构子。杵取汁服。(《子母秘录》)
③治小儿闪癖,头发竖黄,瘰疬羸瘦:杵林檎末,以和醋敷上。(《子母秘录》)
各家论述
《本经逢原》:"林檎,虽不伤脾,多食令人发热,以其味涩性温也。病人每好食此,多致复发,或生痰涎而为咳逆,壅闭气道使然。其核食之烦心,助火可知。"

林檎的文化背景

相关古画图
《果熟来禽图》
此图绘有林檎果一枝,枝上硕果累累。其上栖息一小鸟,翘起尾巴,挺起毛茸茸的胸脯,作欲飞的情态,形象生动可爱。悬挂着沉甸甸果实的枝柯,仿佛在轻轻地颤动。果叶正反两面的枯荣之态刻画细致,连虫蚀的痕迹都颇为清晰。画面虽然简单,却充满生气盎然的意趣,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全图笔法精工,设色妍美,是南宋初期花鸟画的代表作。本幅款署“林椿”二字,曾经宋牵收藏,《石渠实笈三编》著名。
林椿,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孝宗淳熙(11 74—1189)时为画院待诏。工画花鸟、草虫、果品,以赵昌为师,设色清淡,精工逼真,善于体现自然的形态, 所绘花鸟果品,小品为多,当时赞为“极写生之妙,莺飞欲起,宛然欲活”。传世作品有《果熟来禽图》、《梅竹寒禽图》等。

相关植物
原产中国的蔷薇科苹果属植物林檎(Malus asiatica Nakai.),植物名由来已久,别名众多,在宋代名画《果熟来禽图》中即可清晰地看到其形象,在中医药著作中,它的药用价值也被多次提及。
苹果属植物旧称林檎。宋人有作《席上赋林檎花》词。

记录诗词
【念奴娇】《席上赋林檎花》
作者:曾觌
群花渐老,向晓来微雨,芳心初拆。拂掠娇红香旖旎,浑欲不胜春色。
淡月梨花,新晴繁杏,装点成标格。风光都在,半开深院人寂。
刚要买断东风,袅栾枝低映,舞茵歌席。记得当时曾共赏,玉人纤手轻摘。
醉里妖饶,醒时风韵,比并堪端的。谁知憔悴,对花空恁思忆。

《宋书·谢灵运传》:
“琵琶林檎,带谷映渚。”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时菓即御桃、李子、金杏、林檎之类。”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二》:“王梵志不知名字。王德和者,见林檎树瘿大如斗,破之,中得小儿。”清龚自珍《隔海梅令·即景》词:“林檎叶叶拂僧窗,闪青虹。”

林檎的别名

花红、花红果、沙果、频婆果、文林郎果、来禽(《王右军帖》),文林果、朱柰、五色林檎、联珠果(《治闻记》),花红果(《滇南本草》),花红、沙果(《品汇精要》),林禽(宁原《食鉴本草》),蜜果(《群芳谱》),五色柰(《医神纂要》)。
以上是花卉网(护花网www.aihuhua.com)为你提供的有关“林檎”的花卉数据,包括林檎的形态特征、林檎的生态习性、林檎的分布区域、林檎的食疗或药用价值、林檎的文化背景、林檎的别名、林檎的介绍,你还可以查看花卉网更多 花卉 信息
微信公众号aihuhuacom护花网提供
护花网微信

微信公众号aihuhuacom护花网提供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