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枝子的养殖方法
胡枝子为豆科胡枝子属多年生落叶灌木。高2-3米,分枝繁密,老枝灰褐色,嫩枝黄褐色,疏生短柔毛。三出复叶互生,顶生小叶宽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5-5厘米,宽1-2厘米,先端钝圆,具短刺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叶背面疏生平伏短毛。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较叶长,花梗长2-3毫米;花萼杯状,花冠蝶形,紫色,旗瓣倒卵形,翼瓣矩圆形,龙骨瓣与旗瓣近等长。荚果倒卵形,网脉明显,疏或密被柔毛,含种子1粒。种子褐色,歪倒卵形,有紫色斑纹。
二、生物学特性
1.温度要求
耐寒性强,在无雪覆盖下能耐-28—-30℃的低温。在黑龙江哈尔滨5月下旬返青,河北赤城4月下旬返青,北京4月中旬返青。返青温度要稳定在5℃以上。
2.土壤要求
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通常生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及亚热带的山地和丘陵地带,成为优势种。常与其混生的有榛、绣线区、悬钩子、虎榛子等灌木,及野古草、鹅观草、蒿类等禾草及杂类草。在华北地区,森林破坏后,常与辽东栎、棘皮桦、白桦、山杨等混生,形成优势的灌木丛。
3.生长特性
根系发达,二年生植株主根入土深170-200厘米,根幅130-200厘米。幼株根瘤发达,每株有根瘤40-200个,70%的根系集中在5-30厘米土层中。叶片宽大,据开花期测定,单株叶面积达9平方米。茎、叶比随发育时期而异,开花期叶量达最大值。胡枝子从第二年开始,生长速度加快,开花期株高达1-3米,现蕾至开花期,日增长量达1.83厘米。人工栽培的二年生植株,单株鲜重达2.03千克,每公顷产鲜草30-51.12吨。
三、适应种植区域
原产中国、日本和朝鲜。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地,多生长在海拔400-1200米的山坡地。胡枝子现已在东北、华北进行人工栽培。
四、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
播种前种子去壳,擦破种皮,提高发芽率。
1.播种期
多选择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早春或雨季播种,华北地区在7-8月栽培效果好。
2.播种量
每公顷60-75千克。
3.田间管理
播种前每公顷施过磷酸钙300-4500千克。苗期生长慢,应除草1-2次。当年产草量不高。第二年以后生长快,苗高40-50厘米时即可刈割,每年刈割1-2次,每公顷年产鲜草22.5-30吨。种子收获应在荚果变黄时进行,每公顷可收种子225-3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