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花的文化背景

植物渊源
葫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中国考古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7000年前的葫芦及种子,是目前世界上关于葫芦的最早发现。葫芦在中国古代有许多记载,同时关于其名称也有多种叫法,“瓠”、“匏”、“壶”、“甘瓠”、“壶卢”、“蒲卢”均指葫芦。“壶”、“卢”本为两种盛酒盛饭的器皿,因葫芦的形状和用途都与之相似,所以人们便将“壶”、“卢”合成为一词,作为这种植物的名称。而“葫芦”则是俗写,并不符合原意。不过后来人们约定俗成地写作“葫芦”,一直延续。葫芦可用作容器。估计它来源于非洲,在今天的墨西哥、秘鲁和泰国均有数千年的被种植的葫芦被发现。在埃及葫芦被作为陪葬品。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葫芦子也有七千年的历史了有些学者怀疑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指葫芦的字了(卣)。中国最早将葫芦称为瓠、匏和壶。在《诗经》、《论语》中均有葫芦被提到。一个例子是《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据考古材料记载,亚洲的中国、泰国,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非洲的埃及,都曾出土过石器时代的葫芦化石。早在近一万年前,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经生长着葫芦植物。据浙江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的考古发现,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开始种植葫芦,而用葫芦作为盛水的用具则要早于陶器和青铜器。在以后的岁月里,人们对葫芦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它的利用也愈来愈广泛,如用它制成乐器,作为养虫的器具,甚至用模具套制出多种多样的高级艺术品——葫芦器。
“葫芦”名称众说纷纭:一是因为葫芦有很多品种,这是古人的一种分类方法。如陆佃《碑雅》认为:“长而唐上日瓠,短颈大腹曰匏”、“似匏而圆曰壶”。他的意思是瓠、匏、壶是三种葫芦的名称,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外形上。瓠即用来当菜吃的瓠子,细而长,犹如丝瓜;匏即农家作水瓢用的瓢葫芦;壶即扁圆葫芦。但古人的分类并不统一,李时珍解释匏、壶的含义,正好与陆佃相反,即匏是扁圆葫芦,壶才是瓢葫芦。崔豹在《古今注》中则认为瓠、匏、壶卢、瓢等都不是种与种的区别,而是种属之别。他认为“瓠”是一切葫芦的总称,而匏、壶卢、瓢、悬瓠都是瓠,只是外形有差别罢了。二是古人认为葫芦的性质和用途是不同的,所以名称也就有所不同。有人认为就其质来说,葫芦有甘、苦之分,甘者曰“瓠”,又曰“甘瓠”;苦者曰“匏”,又曰“苦匏”《毛诗陆疏广要》。至于“茶酒瓠”、“药壶卢”,皆因用途而名之《本草纲目》。三是由于古人用字同音假造成的。葫芦不但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而且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从《诗经》记载的时代来计算,中国栽培葫芦也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诗经》之后,记载葫芦的文献就更多了。据清代《古今图书集成》统计,提到葫芦的古书有近百部(篇)。在这些书里,有的写葫芦的种植方法,有的写葫芦的食用、药用及日常器用的价值,有的是歌咏葫芦的诗文,还有大批有关葫芦的神话传说故事。

文化
葫芦者,福禄也。
葫芦栽培七千载有余,工艺葫芦自唐始,成于宋,兴于明清。因乾隆纪晓岚等圣贤名家追宠而得以广布民间。
葫芦形体优美,色黄如金,寓意吉祥,赏玩者甚众,为大儒名家推崇,爱之弥厚,经多年把玩摩挲,日久天长,葫芦通体挂磁包浆,紫润光洁,价值千金。
社会推进,文明式微,传统葫芦日渐消弭,濒危的范制,打结、火绘、雕刻等工艺得以挖掘保存,倾心制一、二精品,自赏、馈友,美不胜收。乐莫大焉。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葫芦也不例外,它是艺术品也是很好的远古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其作品大多出于民间艺人之手,由于他(她)们以历史题材为基础,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去创作,因此形成葫芦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
1.葫芦艺术的天然性。
2.葫芦艺术的观赏性。
3.葫芦艺术的技巧性。
4.葫芦艺术的独特性。
5.葫芦艺术的趣味性。
6.葫芦艺术的通俗性。
德州扑克,5张牌大小排序,其中三个相同的带一个对,叫做豪斯,有叫做葫芦。

释名
《说文解字》“葫芦”这个名称,从《说文解字》中两字互训这点中可以看出。瓠字从瓜,说明古人把它看作瓜的一种;另外,孔子曾在《论语·阳货》中提到“匏瓜”,也是很好的说明。后来这些名称在流传中,逐渐出现壶卢这个双音的名称。这个名称大约出现在三国时期,《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当时的学者提到东吴有“长柄壶卢”。
《诗经》现代植物学把各种“葫芦”都归属于葫芦科。而在中国古代葫芦有众多称呼,最早是出现在甲骨文当中。在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中有这种类型的文字,古文字学者指出,这是“壶字”,有专家指出它也是“葫芦”,除甲骨文这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名称外,葫芦在中国古籍中最早称瓠、匏和壶,这三个字都可以在《诗经》中找到,《邶风》云:“匏有苦叶,济有涉深”;《卫风》云:“齿如瓠犀”;《幽风》云:“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小雅》云:“南有木,甘瓠累之”。其中的“匏”、“瓠”、“壶”、“甘瓠”均指葫芦。前二字在古代大约是相通的。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当时的学者提到东吴有“长柄壶卢”。大约在南北朝的时候,在江南还出现一个发音与壶卢相近的名字,那就是“瓠楼”(音娄)。“瓠楼”的出现,进一步证实我们的推测。胡芦和葫芦这两个名称显然是从这里衍生而来。到了唐朝,“葫芦”这一名称开始流行起来。宋代以后,由于葫芦品种繁衍,名称也变得更多了。
《本草纲目》的叙述关于“葫芦”的称谓,在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出现了七种名称:悬瓠、蒲卢、茶酒瓠、药壶卢、约腹壶、长瓠、苦壶卢。之所以出现众多名称,主要因为古人把葫芦按其性质和用途与形状大小的不同而分类或由古人用字同音假借造成的。

影视
《葫芦兄弟》、《葫芦小金刚》:葫芦兄弟化作七色山峰,锁住了蛇蝎二妖,青蛇精为了替姐夫报仇,屡施毒计欲害葫芦兄弟,七兄弟闯过了重重险关,消灭了黑风怪,烧死了蜘蛛精,并直捣青蛇洞。

传说
(1)中国至少有20多个民族拜匏,他们崇拜葫芦,并有葫芦神话相伴随。闻一多在《伏羲考》中,列出了与葫芦相关的神话49种;据统计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发现葫芦神话119则。上古神话中作为人类始祖的伏羲、女娲,皆看作是葫芦的化身。上古神话中还有“开天辟地”的始祖盘古,“‘盘’与‘奭瓠’之‘奭’古通用,‘古’与‘瓠’音近,‘盘古’即为‘奭瓠’,而‘奭瓠’就是葫芦。”
彝族民间长诗《梅葛》说,汉、傣、彝、僳僳、藏、白、回等民族,都是从一个葫芦里出来的亲兄弟;拉祜族长诗《牡帕密帕》中说:第一代人扎笛和娜笛是天神厄莎用葫芦孕育出来的,拉祜、佤、哈尼、彝、傣等九个民族是扎笛和娜笛所生的九对孩子。佤族《司岗里》也有类似的传说。《牡帕密帕》中又说扎笛和娜笛长大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扎笛砍来最好的泡竹(不是爆竹),找来最好的葫芦,找到蜂蜡和树槽,做出了第一只葫芦笙。”“娜笛砍来最好的金竹做响篾(口弦)。弹起响篾像夜莺歌唱,吹起葫芦笙象布谷鸟欢唱”,“厄莎给响篾放上相思药,厄莎给葫芦笙放上相思药;扎笛吹葫芦笙就想到妹妹,娜笛弹起响篾就想起哥哥。”还说,葫芦笙的五根音管是五兄弟,有一年天大旱,五人每人拿一根竹管去找天神降雨,可是天神睡着了,怎么推喊也叫不醒,五人吹响了竹管,天神听到这美妙的乐声才醒过来。有一次五兄弟去深山,老父亲盼儿归来,就采集了五根竹管捆扎在一起,吹响后五兄弟听到,知道是老父亲在召唤,立即回到了父母身边。
葫芦还是有的少数民族崇拜的图腾。在傈僳族口头世代相传的《创世纪》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远古时候,天地相连,混混沌沌。人们都要弯着腰走路、要不然,头就会碰着天。有一个人骂道:该死的老天,你不能高一点吗?”这咒骂触怒了老天,突然天降倾盆大雨、九天九夜不停,世间一片汪洋。有对兄妹俩人躲藏在一个大葫芦里,随着洪水漂流。洪水退落后,葫芦搁浅在泥滩上,兄妹俩人从葫芦里走出来,发觉天地分开了。天是那么高,地也不是那么混浊,出现高山、平原、河流、森林,但世上的人都被淹死了。世上只剩兄妹二人,如何生活和繁衍?哥哥说,世上人都死光了,只剩我们兄妹二人,为了不使人类绝种,我们结婚,才能繁殖后代。妹妹说,不行不行、我们都是一母所生,结婚是违反天道的。哥哥说,世上只剩我俩人,若不结婚。人类将会绝种。妹妹说,若老天同意我们才能结婚,如果你的箭射穿我的骨针孔,表示老天同意、我们就结婚。哥哥拉起弯弓、一箭射穿骨针孔。哥哥高兴地说,老天同意我们结婚了。妹妹又说,还是不行,并指着一付磨盘说,我拿磨心,你拿磨轴,我们把它滚下山,如果磨心和磨轴合在一起,我们方可结婚;如果磨盘分开,我们就不能结婚。俩人把磨盘滚下山,磨心和磨轴果然合拢在一起。于是兄妹结为夫妻。
兄妹结婚后,生了五个孩子。生第一个孩子时,父亲把白布裹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说,你是汉族;生第二个孩子时,父亲把弩箭放在孩子身旁,对孩子说,你是傈僳族;生第三个孩子时,父亲把黑布裹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说、你是彝族;生第四个孩子时、父亲把木棍插在孩子身旁,对孩子说,你是独龙族;生第五个孩子时,父亲把簸箕盖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说。你是怒族。中华各民族都是同胞弟兄。

(2)上古洪荒年代,人烟稀少,可偏偏有几个冤孽对上天不敬,惹得玉皇大怒,兴心罚世,下令雷公雨师湮灭人类。
雷神很是着急。他挂牵自己的骨肉啊,恐怕伏羲和女娲难逃劫难,便给了伏羲一颗神奇的葫芦种,让他种在泗水空桑之地,并教给伏羲一套逃避洪水的办法。伏羲按照雷神的吩咐,立即把葫芦籽种在了泗水空桑之地。说也神,这葫芦种一入地,一个时辰扎根,两个时辰发芽,三个时辰生枝,四个时辰开花,五个时辰结葫芦,六个时辰就长大啦。长的有多大?长得比谷囤还要粗,还要大。七个时辰掐不动,八个时辰就成熟啦。到了第九个时辰,伏羲和女娲在葫芦上开了个盖,把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全都放进葫芦里,还带了两只鸡蛋,两颗白果。伏羲对人们说:“赶快逃命吧,洪水就要来啦!”可是,谁也不相信他的话。伏羲就拉着女娲进了神葫芦,盖上了葫芦盖。
待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听得雷声滚滚,狂风咆哮,暴雨倾盆,一直下了九天九夜。雨下得多大,他俩也不知道。他们躲在葫芦里,随水飘荡,饿了吃,渴了喝,困了睡,囚了九天九夜,后来,雷不响了,风不刮了,雨也住了,伏羲打开葫芦盖一看,哎呀!四面八方一片汪洋,到处都是水,望呀望不到边。世上一个喘气的生物都没有了,只有他兄妹俩,躲在葫芦里,才逃过了这一劫。
后来,伏羲、女娲把两只鸡蛋暖啊暖,孵出了一对鸡;把两颗白果种在地上,从此,世上才有了鸡和白果树。
意象变迁:葫芦不但在古代人民的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与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神话传说乃至政治等关系也十分密切,围绕葫芦所形成的种种意识形态,无疑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博大精深,葫芦文化经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现代文化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葫芦神话大多有这样一些内容:葫芦是诞生始祖的母体;是先祖灵魂的归宿地;葫芦籽是万物的种子;葫芦笙声是祖先的声音。

文玩
文玩顾名思义就是在手中把玩,文玩葫芦即适合在手中把玩的葫芦。文玩葫芦越小越好,8厘米以下称为手捻葫芦,玩的就是小巧玲珑。一般手捻葫芦高度在4-6厘米,精品手捻葫芦为3-5厘米。文玩葫芦的好处颇多。手捻葫芦是手把件的一种,可以活动手指和手掌上的神经、肌肉,起到按摩穴位、健身养生的功效。手捻葫芦为植物的果实,其自然造型之美吸引着很多朋友。
文玩葫芦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是它背后的寓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手里的葫芦会变得润滑、光亮。手捻葫芦的古典美,让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手里托着一枚天然艺术品般的文玩葫芦,会让很多人眼馋,那是时间和心情的保养结晶。养生则养心,心情好自然身体好。手捻葫芦则是一个最好的载体。

民俗
端午节
端午节习俗,民间门上插桃枝挂葫芦。现代气功测试证明,葫芦有隔绝气场功能。民语有“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意即难以穿透葫芦测视内中物品。从风水场气分析,乃葫芦的曲线外形状含“S”形的太极阴阳分界线的神奇功能。因此常在风水化煞中应用。据神话传说,八仙之中的吕洞宾化作卖油郎到一山村中卖油,油价标明后任人根据所打油的多少而自付油款。于是有好多人都是油多取而钱则少付。有一少年也学着别人的样子,也是多取了油而少付了钱。这位少年归家后将大家买油及自身买油情况向母亲如实介绍,母亲对儿子进行了严肃批评,并责令儿子立即把多打的油退回,并前去对卖油郎赔礼。吕洞宾深感其诚实,于是告诉这位少年,五月初一将有大祸降到人间,在门口挂一个葫芦则可太平无事,躲过灾难。这位心地善良的母亲急忙把这一消息转告邻友,凡是听到消息的家家户户都纷纷在门楣处挂起了葫芦。果然未过数日,一场特大山洪卷走了没有挂葫芦的人家,而挂葫芦人家则是安然无恙。从此留下了端午节前几天挂葫芦的习俗。也有民间传俗,说的是在某一年的五月初一,药王爷下凡,见到人间毒虫横行,瘟病四起,他就把自己装神药的葫芦挂在一家门口,灭虫降瘟,普救众生,留下了这一习俗。

民俗

古代夫妻结婚入洞房饮“合卺”酒,卺即葫芦,其意为夫妻百年后灵魂可合体,因此古人视葫芦为求吉护身、避邪祛祟的吉祥物。葫芦与仙道的关系非常密切。《列仙传》上的铁拐先生、尹喜、安期生、费长房这些传说中的神话人物,总是与葫芦为伍的,以致后来葫芦成为成仙得道的标志之一。由于“葫芦”与“福禄”音同,它又是富贵的象征,代表长寿吉祥,民间以彩葫芦作佩饰,就是基于这种观念。另外因葫芦藤蔓绵延,结子繁盛,它又被视为祈求子孙万代的吉祥物,谚语:“厝内一粒瓠,家风才会富”,意思是说,在家里摆放一个葫芦,才会发财、富有。


相关文章
浮生拾慧——葫芦(黄廷法 文)
马致远之《夜行船·秋思》中说:“莫笑巢鸠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关汉卿之《窦娥冤》中窦娥也唱道:“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
葫芦提一词,是元明清时期颇为流行的方言俗语,有“糊里糊涂”之意。
故清时曹雪芹先生把糊里糊涂判案的贾雨村称为葫芦僧,其所判之案也叫作葫芦案。

葫芦花的花卉百科

葫芦花介绍 葫芦花形态特征葫芦花生态习性葫芦花栽培技术葫芦花品种分类葫芦花分布区域葫芦花食疗或药用价值葫芦花作用用途葫芦花制作工艺葫芦花文化背景葫芦花花语

葫芦花相关花卉的文化背景

百香果的文化背景凌霄花的文化背景常春藤的文化背景喇叭花的文化背景龙吐珠的文化背景夜来香的文化背景鸡血藤的文化背景紫藤的文化背景文竹的文化背景鸡骨草的文化背景铁线莲的文化背景瓜蒌的文化背景金银花.的文化背景口红花的文化背景络石的文化背景炮仗花的文化背景使君子的文化背景爬山虎的文化背景香草兰的文化背景茜草的文化背景
以上是花卉网(护花网www.aihuhua.com)为你提供的有关“葫芦花文化背景”的花卉数据,你还可以查看花卉网更多有关 葫芦花 的花卉信息
微信公众号aihuhuacom护花网提供
护花网微信

微信公众号aihuhuacom护花网提供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